礦用電子皮帶秤作為煤礦生產中的核心計量設備,其精準性與穩定性直接影響煤炭產量核算、能耗控制及貿易結算。然而,煤礦環境具有高粉塵、高濕度、強振動的特點,對設備維護提出了更高要求。若要保持礦用電子皮帶秤的應用性能和效果,其日常保養、周期性校準、關鍵部件管理缺一不可。

日常維護:構建基礎防護屏障
1.環境清潔與防塵管理
每日需清理秤架、托輥及傳感器表面的煤粉堆積,避免粉塵滲入稱重區域干擾張力平衡。
在秤架兩側加裝防塵罩或密封擋板,減少煤粉揚塵對計量區的二次污染,同時避免糾偏裝置等附加設備安裝在稱重區域附近,防止機械振動干擾。
2.皮帶系統狀態監測
每班次檢查皮帶是否跑偏、磨損或撕裂,及時調整張緊裝置(優先采用重錘式張緊結構),確保皮帶運行軌跡居中且張力恒定。啟動與停止設備時需確保空載運行,避免帶料啟停造成瞬時沖擊。
定期清除粘附在皮帶底面的煤泥,防止因物料殘留導致的零點漂移。建議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清潔,重點清理稱重托輥與回程托輥的積料。
3.基礎調零與運行監測
每班次接班后執行空載調零操作,調零前需確認皮帶無殘留物料且運行速度穩定。
實時觀察儀表顯示數據波動情況,若瞬時流量異常跳變,應立即排查托輥卡死、傳感器過載或信號干擾等問題。
周期性校準與精度驗證
1.多模式校準體系
實物校準:每月使用已知重量的標準煤樣進行動態校準,精度要求不低于要求的計量精度等級。校準時需保持皮帶滿載運行,流量波動控制在±5%以內。
鏈碼/掛碼校準:作為日常補充手段,每周采用循環鏈碼模擬物料負荷,驗證線性度與重復性誤差。使用前需對鏈碼鉸接處潤滑保養,使用后清潔涂防銹油。
值得一提的是,現代很多智能礦用皮帶秤可搭載自動在線校準模塊,可以做到不停機、無需人員參與的情況在線高精度校準。
2.傳感器與儀表校驗
每季度對稱重傳感器進行靜態標定,使用標準砝碼加載驗證輸出信號線性度,偏差超多0.2%需立即更換。
定期檢查測速傳感器滾輪軸承潤滑狀態,清理附著煤渣并補充高溫潤滑脂,確保轉速信號采集準確。
關鍵部件精細化管理
1.傳感器防護與診斷
采用不銹鋼密封稱重傳感器,每月檢查密封圈老化情況,防止煤粉濕氣侵蝕。禁止在秤架進行電焊作業,既保證安全又避免電流擊穿傳感器。
安裝避雷裝置與信號隔離器,抑制井下變頻器、大型機電等設備產生的電磁干擾。
2.機械結構維護
托輥維護:每月潤滑稱重段托輥軸承,每半年更換磨損超限(徑向跳動>1.5mm)的托輥,確保滾動阻力均勻。
秤架調節:每兩個月檢查秤架水平度與對稱度,調整吊片垂直度偏差,修正因基礎沉降或振動導致的結構形變。
3.電氣系統安全保障
定期檢查礦用皮帶秤的電氣連接和接線是否牢固,防止電氣接觸不良或電流過載導致設備故障。
礦用電子皮帶秤的維護本質上是“預防性管理”與“精準化調控”的結合。通過建立“日檢-周校-月修”的三級維護體系,結合煤礦特有的環境挑戰實施定制化防護,可最大限度延長設備壽命、保障計量精度。